“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現在的時代再也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平靜的生活了,雖然此刻的幸福逐漸淡化了人們的戰爭的恐慌,但是,人民的生活真的安定了嗎?
“不!”我高聲地回答。是的,我們不能一味地沉醉于安穩和諧的社會,而放松于對災害的認識與防范。一旦我們看輕,遺忘它,殘酷的教訓會接二連三地上演。
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會進行一次防災演習。在鴉雀無聲的班級中,“嗚”嚴肅的警報聲拉響了,同學打了個醒,便飛一般地沖出教室,快速但不擁擠,人多但不雜亂,有意識地“逃生”,沒有踩踏推擠,一路上迅速有序。更難得的是開小差,漫步走的人根本沒有,個個埋頭小跑,但透露出的卻是更多的淡定、從容。由此,我又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不是真正的災難,所以民防意識并沒有這么高,但如果防災知識不夠,那要如何面對災害呢?
民眾防災,并沒有真正訓練到家。如果遇到地震,若學生在學校來不及逃脫,就用書包等護住頭部,在逃生過程中,盡量向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動,停在較空曠安全的地帶;若在家中,要選擇躲在院墻角或門柱旁,逃生時切記不要乘電梯。如果遇到火災,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包圍,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跑出房間,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逃生時,不管附近有無煙霧,都應采取防煙措施。常用的防煙措施是用干、濕毛巾捂住口鼻。樓房著火時,應根據火勢情況,優先選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設施,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從濃煙彌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頭部、身上澆些涼水,用濕衣服、濕床單、濕毛毯等將身體裹好,要低勢行進或匍匐爬行,穿過險區。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切莫輕視民防。因為它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詞語,更是一個寄托全人類安全的港灣,沒有它,人類的安全就沒有保障。100字日記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提高民防意識,提高防空防災能力,刻不容緩!讓我們一起呼吁,引領和諧社會!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