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nèi)ビ^前街觀看了昆曲。
一進影院大廳,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和一件件做工精美的古裝掛在墻上,再加上昏暗的燈光,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進入放映廳,映入眼簾是一幅五彩繽紛的牡丹圖,蔚為壯觀,一朵朵絢麗的牡丹花放在花籃里擺在四周,芳香四溢,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的掛在天花板上,發(fā)出柔和的光芒,與燈籠上那嬌艷的紅梅花交相輝映。突然,舞臺上燈光閃耀,一位美麗的女主持人走上舞臺介紹起整個昆曲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狀,從她的描述中,我知道了:昆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接著,好戲上演了。《牡丹亭·驚夢》、《十五貫·訪鼠測字》等赫赫有名的昆曲名段陸續(xù)上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訪鼠測字》。
阿鼠一出場,他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做賊心虛、驚惶不安的市井無賴。我感悟最深的是兩個“偷”字。一是測字先生在說到老鼠性喜偷竊,這時阿鼠全身猛然一顫,表現(xiàn)的非常激動,仿佛罪行被人揭破,那種震驚、害怕、驚疑以及心靈劇震之下的遲鈍反應。二是測字先生說到老鼠偷油時,還沒反應過來“油”和“尤”諧音,心中本來掩飾的驚慌瞬間擴大,驚嚇過度而失足跌倒。日記100字 www.ecjtubbs.com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劇中這兩處的表演給我印象最深刻,最值得玩味的。臺上演員表演的非常逼真和到位,可見他們平時是多么的努力刻苦,真正驗證了那句老話“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