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修復一新、巍峨壯觀的東城墻高高聳立。
今天,如玉帶似的護城河呈幾字狀把甕城圍了起來,已經修復完工的東城墻巍然矗立。這座城墻下寬18米,上寬14米,高14米,望樓12座,控軍臺兩座,角樓兩座,箭樓、月城、甕城各一座,一字排開,綿延1800米,氣勢恢宏,有古都的皇家風范。
我們來到了和陽北門,放眼望去,一座座城樓,像蜿蜒盤旋的巨龍。我們漫步在大路上,享受著晚風的吹拂。這時候,大姨夫給我講起了大同過去的歷史:“大同以前是北魏時期的都城,它同時也是遼金時期的陪都,它還是明清時期的邊關重鎮。古人的文化和技術該有多么高超,古人沒有我們現代這么先進的設備,但是他們鑄造了這么多在現代人看起來也覺得困難的建筑物。大同還出過一個著名人物——趙武陵王。趙武陵王之所以這么出名,是因為他促進了北方和中國的文化發展、交融。”
我們到了護城河旁,護城河有欄桿,是為了不讓我們游客掉下去,在護城河旁邊欣賞風景真是太美了。河的樣子真好看,像來到了蓬萊仙境,水是如此的清澈,在月光的照耀下,河面泛起一層層波光。從護城河的角度看城墻,再加上五彩的燈光,城墻看起來就像金塊壘起來的,磚與磚之間的水泥看起來像白銀。由于燈光的照耀,我們的衣服、皮膚似乎都變成淡金色了,旁邊的樹木似乎也變成了淡金色,真漂亮。日記100字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我覺得古人能做出這樣連現代人做起來都困難的建筑,真是了不起,這說明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智慧啊。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