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林肯說:「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已經創造了無限的可能。例如:臺灣第一位女副總統呂秀蓮就位臺灣屏除了許多人對女性不能干政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
「人人生而平等」在我之前聽到的時候,我并未引以為然,直到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有個黑人跟一位白人婦女搶位子,結果婦人輸了,那婦人就罵他說:「你這死黑鬼,不知道妳的祖先是不是被我祖先當過奴隸,你沒有資格跟我搶位子,現在你這個死黑鬼,最好給我起來。」后來那個黑人因不堪辱罵而一狀告到法院去,最后法官判白人婦女賠那位黑人約臺幣四千五百六十七萬元的罰款。這件事的背后說出了平等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人生而不平等的話,世界會亂成醫團,因為大家都劍拔弩張的一天到晚殺來殺去。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想盡辦法當最高階層來統治大家,這樣就恢復成春秋戰國時代打來打去永無止盡、永無停歇而戰火不斷。
「人生而平等」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這句話令我知道不能再保有那種刻板印象,種族歧視的習慣會使我們在社會上難以立足,因為未來在地球村的發展下時時刻刻都會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
平等是一種權利,可是不歧視卻是一種該有的認知與義務。真正的平等才可使你我在這現代社會中獲得幸福。
【第2篇】
“成就是用靠辛勤勞動得來的”這句話對我受用不盡。
有一次,我在新華書店買書,突然,一陣動聽悅耳的歌聲在我耳邊徘徊,于是我順著音樂的起源地走去,哦!原來是一個乞丐在唱歌,沒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原路返回,發現媽媽急忙的趕了過來,問道:“你剛才去干嗎了?”我誠實的回答道:“去看一個乞丐唱歌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媽媽拉著我的手走到那個乞丐的跟前說道:“你先給他一元,等一下我在告訴你為什么要這么做。”我照著辦了,媽媽一臉認真地說道:“你看著一個乞丐跟其他乞丐有什么不同?”我說道:“沒什么不一樣。”媽媽笑笑說這一個乞丐和別的乞丐于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像大部分的乞丐不勞動就在路邊拿著一個盒子討錢,用一句話說就是不勞而獲,他卻不一樣。而是用自己的歌聲來換取錢,而且有一些人是黑社會操控的,在上一次的廣州之旅舅媽就是給了兩個缺手的人5元,之后回來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男子對其中一個乞丐耳邊說了什么,乞丐就把收集到的全部線給了那個男子。”我回答道:“肯定是黑社會所為。”媽媽又說道:“這一個乞丐沒有雙腿而且還背著一個大音響走一天!如果讓你去跪著背一個十幾斤的大音響走一天你的半條小命都沒了!更何況他是一個缺了雙腳的殘疾人!”
聽了媽媽這番話,我不由自主的在心里佩服他。
還有一次,我跟媽媽去買菜之后,發現又有一個有手有腳的老爺爺在路邊討錢,我覺得很可憐,就向媽媽拿錢,媽媽問道:“你拿錢干什么。”媽媽疑問的說道,我自豪地說道:“給一位乞丐錢。”媽媽看了看乞丐說道:“這一個乞丐有手有腳的為什么不勞動來換取利益呢?我想了想說道:“額,應該不給他。”
媽媽說:“只要你記住,成就是靠辛勤勞動得來的,就可以了。”
我記住了:成就是靠辛勤勞動得來的!日記100字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第3篇】
生活像秋天的風,從身邊輕輕刮過,從指間輕輕繞過,從眼前輕輕走過,帶來了苦惱,帶來了甜美,帶來了負擔。轉眼間升到了四年級,在不斷的磨礪中,我時常想起爸爸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那一年,我剛滿九歲,炎炎的夏日,父親為了讓我九歲生日過得圓滿快樂,就帶我去了我們老家的山上玩。我背著我的小包,快速地向上爬去。一路上,我又蹦又跑,把爸爸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小鳥歡快地唱著美妙的歌聲,小溪和瀑布為小鳥打著節拍,蝴蝶隨著小鳥和小溪的伴奏歡快地跳起舞來,蜜蜂也隨著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著,猶如一個舞蹈家。在這如詩如畫的清風里,我不停地向上爬,山越來越陡,路越來越險。我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一下子就坐在了石階上。眼睜睜的看著爸爸小跑過來,可我卻無力再跑。我的心里不禁想著:爸爸的體力為什么那么好?為什么我就不可以有那么好的體力?爸爸跑到我身邊問我:“你怎么了,怎么突然就摔倒了?”“山太高,爬不上去了!”我氣喘吁吁地說。“不爬了!”爸爸立刻變了臉,嚴肅地對我說:“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淌不過的河,萬事都要堅持不懈。”
最后,聽了父親的教誨,我們還是繼續爬上了山頂,終于到了山頂,我有“一覽眾山小”的愉悅!此時,我遙望遠方,爸爸的話又回蕩在耳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啊,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第4篇】
“如果我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艾薩克·牛頓說過的名言,那巨人的肩膀正是先人的基礎,創新要在前人基礎上創新。
我們為什么要去上課,是要學先人們得出的重要基礎,而不是像科學李老師說的那樣把肚子里德半桶水亂搖,耍小聰明。要在基礎上創新,只有在平地上才能建出高樓大廈,在基礎不扎實的沙地上是不可能建成的,所以不要有抱怨,基礎枯燥無味,但不管怎樣,基礎是根本,就像植物的根,比什么都重要!
100年前,萊特兄弟發明了第一架飛機,他們是怎樣成功的?他們是在眾多先輩制作滑翔機的基礎上獲得了成功。而現在有了這么多不同的飛機,多多少少都有萊特兄弟制造第一架飛機的影子,在老的機型上創新,比如說A380,全世界最大的客機,也有A320的影子。這并不稀奇,著名汽車品牌“雪佛來”的車型——“邁銳寶”30年前就有第一代了,現在的第八代仍有第一代得特點,尾燈、大燈幾沒變。在先人基礎上不斷創新,突破自我!只有一次次地認真修改瑕疵,保留好的特點才會進步!
“如果我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牛頓先生的原話,不過巨人高入云霄,要爬上他的肩膀,談何容易?所以,我們不但要明白這個道理,也要有膽量闖,才可能成功。努力打好基礎,爬上巨人的肩膀。
【第5篇】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爸爸時常會抱著我,教我讀一些簡單的《論語》和《唐詩三百首》。
有一次,爸爸和我讀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爸爸突然拉起我的手,問:“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我搖搖頭。他接著說:“聽好了,知道、懂得是真正的明白,不懂就是不懂,不要假裝懂了,自以為是,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留下遺憾。”
我一直牢記著爸爸的話,轉眼間,我上三年級了。
有一次,數學老師講了一道很難、單元測驗必考的題,我沒聽懂,卻不懂裝懂。第二天單元考試,我一看這道題就呆住了,無從下筆。回到家,爸爸拿過卷檢查了起來。一開始,爸爸還面無表情,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緊張兮兮地等著爸爸發話。他的表情越來越嚴肅,我也越來越害怕……
仿佛過了好幾十年,爸爸突然緊鎖眉頭,生氣地拍了一下桌子,“怎么回事?這種題你們不是昨天才講了嗎?怎么還空著呢?難不成沒聽懂?為什么不問老師?說呀!”原來是那道 昨天沒聽懂的題,我低著頭,默不作聲。訓罷,爸爸還是耐心地教我解開了這道題。之后,我不斷反省自己,為什么要忘記爸爸的話?我感到很慚愧。
不久后的一天,我正在上奧數課,老師講了一道很深奧的題,我不怎么明白,發了會兒呆,聽掉了一個關鍵步驟,沒懂怎么解答。一下課,我拿著書走過去,請教老師:“老師,您能再給我講講這道題嗎?我還不懂。”,老師把這道題仔細地再講了一遍,我不時點點頭,這下終于明白了。后來,在一場考試中,我又看到了類似的題,我學會了舉一反三,一下子便寫出了答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不知漸漸成為知之時,知訓、智慧的大門就會為你打開! (人民小學 李昱欣)
編輯寄語:
小作者很認真,文章邏輯清晰,首尾呼應,棒棒噠,繼續加油哦。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