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保護校園環境”倡議書
趙藝涵
同學們: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家,這些都是大家的爸爸媽媽呵護的成果,他們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和學習。
對于學校來說,作為我們生活與學習的第二個家園。在學校中,我們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愛護它。雖然我們學校環境目前大體上很好,但是我們還會發現有些同學每天從校門口的小賣部買完東西,隨手會把包裝袋扔到操場上,一點也不為校園里的環境著想;班級里的同學們動不動就在桌椅板凳上亂刻亂畫;還有的同學將廢紙隨手亂扔,扔得到處都是,令打掃衛生的學不堪重負。這些行為難道不是在破壞校園環境嗎?大家想想,我們在一個到處有“殘枝爛葉”的校園中,學校建筑上遍布“涂鴉”和“刻畫”的校園中,到處垃圾橫行,蚊蠅亂飛的校園中能安心學習生活嗎?
當然不能!因此我們要保護我們校園環境,讓我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攀爬,破壞學校里的花草樹木。因為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可以讓我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氣。
2.不要在樓房、教室、學習用具上亂刻亂畫,以免影響我們的學習狀態。
3.及時清理垃圾,看到路上的垃要圾隨手撿起扔入垃圾桶,不要視而不見,保持環境衛生,努力使校園變得更干凈更整潔。
4.看到有亂扔垃圾的人要上前勸阻,并對他進行宣傳教育。
5.使用分類垃圾桶并成立相關小組監督使用。并在學校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6.減少使用塑料用品,預防“白色污染”。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校園環境吧!你的一舉手,你的一彎腰,你的一個個不經意間的動作,就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愿望!
實驗二小六(2)班全體少先隊員
11月28日
【第2篇】
“青少年加強鍛煉”倡議書
李承熹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隨著電子產品在學校和家庭的深入普及,青少年進行戶外體育鍛煉的時間也相對變少,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牽頭進行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80%以上的在校青年,沒有達到目前建議的每天體育鍛煉至少一小時的標準。我國六成以上的7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不參加健身運動。在18歲至44歲的群體中,這個比例高達九成以上。
缺乏體育鍛煉會損害青少年健康。例如:肥胖、生長緩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等。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羅丹醫生團隊就接診了一位特殊的女孩。這個女孩年齡僅有13歲,身高162cm,體重達到95kg,相當于一名普通成年女性的兩倍,屬于典型的重度兒童肥胖。女孩除了體重驚人外,同時還伴有重度脂肪肝,胰島素抵抗,高雄性激素等多種代謝性疾病。
這個真實的案例讓我們震驚。
其實,參加體育鍛煉對健康的益處有很多,尤其是青春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強健度、保持骨骼和新陳代謝健康,并對體重控制起到積極作用。這些益處甚至可以延續到成年。
為此,我向大家發出加強體育鍛煉的倡議,讓我們從現在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青少年應堅持每天至少進行一個小時適度或劇烈的戶外體育鍛煉。
2.多參與各種集體游戲或運動、做力所能及的體力型家務、步行或騎車等。
3.社會各界應重視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城市規劃、道路安全和其他公共設施方面,為增加青少年體育運動積極創造條件。
4.在升學或考試等選拔性環節,要加大體育科目的學習時間和健康要求,讓青少年形成自覺運動的良好習慣。
5.通過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如宣傳畫、海報、標語等提高青少年對加強體育鍛煉的重視度。
老師、同學們,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和棟梁,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我們一定要做到關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共筑美好未來。
六年級一班 李承熹
2020年11月27日
【第3篇】
“節約糧食”倡議書
李奧杰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都知道李紳的《憫農》這首詩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種子從播種,到發芽,到生長,到收獲,都耗費了農民許多辛勞與汗水,每一粒糧食,都凝結著農民的心血!都是他們不懈努力耕種的結果!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它是聯合國為增強各國人民對保護糧食的意識而設定的一個特殊節日。在我們身邊經常能看到“光盤行動”“綠色糧食”等標識,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每次,中午吃飯時,我都會看見有的同學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自己不喜歡吃;有的同學盛飯添湯時,把飯湯灑在地上……
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糧食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家都浪費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真是太觸目驚心了!在如今的疫情之下,全世界有近6.9億人處于饑餓狀態,在我國一些偏僻的山區,還有人吃不飽、穿不暖。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制止浪費糧食行為,增強節約意識,讓節約每一粒糧食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在這里,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一、我們要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珍惜糧食、尊重勞動”的意識。
二、要多開展“光盤行動”的活動,爭做光盤行動的踐行者,不剩菜、不剩飯。
三、做節約糧食的傳播人,提醒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拒絕浪費糧食的現象。
四、我們出去吃飯要因量而定,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帶回家,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五、不挑食、不偏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珍惜每一粒糧食。
六、做“光盤行動”的監督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當好監督員,發現在家多做、在餐廳多點、在食堂多打等鋪張浪費的不文明用餐行為,應及時提醒并耐心告知其按需點餐、餐后打包,養成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良好習慣。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們對于節約糧食的義務更是義不容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把這份傳統美德繼續傳承下去,攜起手來一起行動,共同“勤儉節約,反對浪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李奧杰
2020.11.29
【第4篇】
“小區靜下來”倡議書
姚瑤
小區各位業主朋友:
小區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應該是安靜、和諧的。但是,現在小區里卻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噪音,打擾了人們的生活。有的車主開車回家時,會不斷的按車喇叭;有的人養狗卻不能管好自己的狗,讓狗肆無忌憚的狂吠;還有的人在打牌、下棋時,總會和別人大聲的爭論起來……
噪音不僅影響廣大業主的休息,更會影響一天的心情。對此,我向各位業主提出以下幾條倡議:
1.文明開車。請車主在小區內開車時不要隨意按喇叭,汽車的喇叭聲會打擾到別人休息,遇到堵車時要安靜的等待,不能急躁地按喇叭。
2.文明養犬。請大家文明養犬,狗狗平時在家時盡量不要讓它長時間的、大聲的叫,遛狗時看管好自己家的狗,不要讓狗亂跑、亂叫,更不能讓它隨意大小便。
3.文明娛樂。請喜愛打牌、下棋業主,在打牌、下棋時,控制好自己的聲音,更不要與別人發生爭吵。請在晚上九點前結束,不要影響其他業主休息。建議在下棋的地點附近放置一些警示標語,提示要保持安靜。
4.文明說話。不要在樓道里大聲喧嘩尤其是在樓道里說話或者打電話過于激動,把手機的聲音開得很大,說話聲音也很大。
5.文明鍛煉。在跳廣場舞或打太極拳等需要音樂時,可以用無線藍牙耳機連接音箱。佩戴藍牙耳機,既可以聽到音樂,還不會因為音樂聲音太大影響到他人,一舉兩得,完美的解決了鍛煉與擾民的矛盾。
小區是我們共同的家,讓我們一起維護她的安靜與和諧。親愛的業主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一名愛家的小業主:姚瑤
2020年12月15日
【第5篇】
“垃圾分類”倡議書
陸鈺婷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產生的垃圾也日益增多。有人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而且這種資源是永不枯竭的。但由于人們將垃圾隨意地丟棄,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垃圾是一種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臭,并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會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垃圾中的有害成分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會造成污染水體的嚴重后果。
再如將塑料袋這樣的白色垃圾扔入海洋中,會被一些大型海洋動物同食物一起進入捕食者的消化系統,不幸的是塑料袋在動物體內無法由胃液腐蝕消化,也就意味著它會一直留存在動物體內。隨著動物胃里的塑料袋逐漸增加,消化系統中的空間逐漸減少,最終這些不幸吃進塑料袋的動物將因無法進食,餓死在食物充足的海域。甚至導致一種海洋生物的滅絕死亡。
為此,我向全校師生發出進行垃圾分類的倡議書,讓我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以為一次性筷子比較衛生、安全,因此外出就餐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殊不知,一些低劣加工的一次性筷子由于留存有用來“美白”的二氧化硫,其危害遠大于消過毒的非一次性餐具。而且還十分浪費資源,據統計全國每天生產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畝,一年總計3.6萬畝。
2.做好垃圾分類,不隨地亂扔垃圾。在實際生活中,即使有垃圾分類的垃圾桶,許多人也不愿意多走幾步扔到相應的垃圾桶里,反而把垃圾隨意地丟在離自己近的垃圾桶內。
3.當看到別人不按垃圾分類要求亂扔垃圾時,應主動勸導并阻止。
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陸鈺婷
2020年12月3日
【第6篇】
“拒絕三無食品”倡議書
李治政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最近,校門口的小賣鋪在放學后經常人滿為患。價格低廉且色、香、味俱全的三無食品常被同學們一掃而空。有的同學還會用三無食品代替早餐和午餐。眾所周知,三無食品指的是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和無生產廠家的食品。這些三無食品來路不明,普遍存在衛生安全問題,對我們青少年百害而無一利。
那么,三無食品會給青少年帶來哪些危害呢?首先,三無食品由于價格低廉,所使用的地溝油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的劣質材料,可能會引起體質較弱的青少年腹瀉,甚至導致食物中毒。長時間食用三無食品,還容易致癌。其次,三無食品由于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嚴重超標,會對人體的肝、腎等器官造成極大的損害,還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青少年記憶力、集中力等下降。再次,科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常吃三無食品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還容易造成糖尿病、“三高”和肥胖。
為了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請大家拒絕三無食品。因此,我們六年級二班全體同學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建議:
1.學會正確辨別三無食品,在食品包裝袋上檢查是否有藍色“QS”食品質量安全標志、生產廠家廠址以及生產日期。
2.盡量選擇大型超市、正規百貨以及有資質的市場購買食品,不應貪圖便宜而選擇三無食品。
3.同學之間應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牢記三無食品的危害。加強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面對三無食品的“誘惑”,堅決說“不”,保護自己的身體。
同學們,三無食品對我們青少年的身體損害極大。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按時吃飯,不把零食當正餐,多吃水果和蔬菜。在身體成長的黃金階段,我們呼吁大家:拒絕三無食品,從我們做起;安全合理飲食,從今天做起;健康茁壯成長,從現在做起。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拒絕三無食品,做一個健康快樂的青少年!
【第7篇】
“低碳環保”倡議書
謝兆廷
市民們: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她孕育了我們,慷慨地饋贈給我們礦產資源、生態資源、水資源……
但是,地球地資源是有限的,同時也是珍貴的。而人類現在卻不知足,得寸進尺地、更進一步地開采、挖掘地球地礦產資源;更進一步地濫用化學品、破壞了生態資源;更進一步地生產、排除的廢水污染了水資源……如此下去,地球總有一天資源就會枯竭,子孫將無法生存。
毋庸多言,我們生活在這個食物鏈的最頂端,在享受生活的同時,破壞了很多的動植物生態環境。因此,我倡導大家“低碳出行,綠色環保,節約資源”,讓我們的家園——地球永續利用,為此特別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循環利用。否則,很可能發生海洋生物死亡,引發森林大火,海嘯,生態環境惡化等災害,破壞性很大。
2.出門盡量少開車。不僅耗油,而且排放尾氣,容易形成大面積霧霾,對人類的健康不利。可以坐公交,可以步行、騎行。
3.水用完之后不要亂倒,盡量循環利用。如,淘米水澆花、洗臉水沖廁所……這樣做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大有幫助。
4.阻止破環生態環境行為。如果看見有人亂扔垃圾,亂倒污水,化工廠亂排亂放廢棄物,浪費資源等行為,請積極阻止。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美好地球需要我們綠色環保,低碳出行。從我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做文明市民,讓地球變得更衛生、更美好,人與地球和諧共生吧!
少先隊員:謝兆廷
2020年12月16日
【第8篇】
“保護眼睛”倡議書
張若涵
親愛的同學們:
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戶,也是我們看世界的唯一方法。我們用它欣賞春天的第一朵杏花;觀賞夏天的第一場暴雨;尋找秋天的第一片落葉;觀看冬天的第一場雪。可曾幾何時,我們的雙眼變得模糊,不再明亮如初。
現在的學生由于越來越不注意保護視力,從而導致每年近視的人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地增漲,我班近視人數也由原來的幾人發展到現在全班的50%以上。為此,我向全校同學發出保護眼鏡的倡議,讓我們從現在起做到以下幾點:
1.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不要彎腰駝背,靠得很近或者趴著做功課,眼離書本要一尺,胸離書桌要一拳,手離筆尖要一寸。
2.閱讀時間勿太長。無論是做功課還是看電子產品都不應時間太長,要每一小時休息片刻,多多眺望遠方。
3.不要在光線較弱或者直射的陽光下看書、寫字,也不要在動蕩的車廂里看書,也不要躺在床上看書。
4.少玩電子產品,主要勞逸結合。
5.經常鍛煉身體,多做戶外運動,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球類的運動。
一份倡議,一份承諾,一份責任,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心靈的窗戶——眼睛,為眼睛拭去塵埃,讓視野更開闊,讓我們一起把夢想點亮,為光明導航,讓生命的陽光更精彩!
【第9篇】
“節約糧食”倡議書
王秋實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一粒米要經過多少勞動才能到達我們的餐桌上嗎?從整地、育苗、插秧、收割……前前后后需要十六道工序,需要農民伯伯近10個月的勞動。糧食是多么來之不易啊!
然而現在亂占耕地、挖沙、開山,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正在蠶食著耕地,土地面積直線下降,農民的收成也在減少。可是,浪費糧食的行為依然存。可是你們想過嗎,當大家在挑剔食物時,地球上至少有6億多人連吃頓飽飯都是奢求。為了提高同學們節約糧食的意識,我向同學們發出節約糧食的倡議。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吃飯不挑食,不倒飯,不剩飯,做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
2.在外吃飯不鋪張浪費,做到光盤行動。
3.如有剩飯打包帶走。
4.見到親朋好友浪費糧食的行為,要及時勸說并制止。
5.制作“節約糧食”的標語,并宣傳發布在各大平臺、公告欄上。
6.不毀害莊稼,保護田地,可以向村干部提出“保護耕地,愛護糧食”的建議。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應成為一種新風尚,成為新時代人們應具有的一種品質。親愛的同學們,說到不如做到,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十堰市五堰小學六(2)班 王秋實
2020年 11月18日
【第10篇】
“爭做校園紅領巾崗志愿者” 倡議書
葉欣杰100字日記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冬季天氣的越來越寒冷,校園里的“紅領巾崗”志愿者人數越來越少,尤其當前新冠疫情的防控還不敢懈怠,每天幫助老師為同學們量體溫,還要配合值周老師檢查校園環境,幫助營養餐廳發放早餐,督促值日生打掃衛生,在各個教室檢查每班的早讀等等。在平日里這些工作都是紅領巾崗志愿者為校園服務的,但最近明顯志愿者人數減少了。在此我倡議大家爭做“紅領巾崗志愿者”希望大家克服困難,繼續自覺自愿的為大家服務。原因如下:
1.我們做什么事力爭有始有終,不要碰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從而所做的事情半途而廢。
2.我們常說:“環境你我他,校園靠大家”,美麗,干凈的學校環境是我們舒心學習的保障,就應當我們大家花費精力去維護。
3.由于疫情的防控,每天的測量體溫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我們“紅領巾崗志愿者”給老師們做個小幫手,可以讓工作速度更快。同學們少受一會凍。
4.參加“紅領巾崗志愿者”每天要操心稍微早點到校,久而久之,可以養成我們早睡早起,按時到校的良好作息習慣。
5.參加“紅領巾崗志愿者” 可以提高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做一個有擔當的人。也有助于我們的細心程度,因為每天有部分學生忘戴紅領巾,我們及時提醒他們早點想辦法,別影響了班級面貌綜合分。
6.參加“紅領巾崗志愿者”就要給全校同學做榜樣,時時處處起表率作用,這樣,無形中對自己要嚴格要求,慢慢的,我們好慣養成自然,可以讓我們更自律。這對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人生道路將有莫大的益處。
7.參加“紅領巾崗志愿者”尤其可以鍛煉我們的社會能力,要知道,新時代的我們要做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接班人,在學校里,不只是學習課本知識,更要從生活、實踐中鍛煉課本上所學不到的能力素養正所謂:“從生活中學習,從無字處讀書”。
親愛的同學們,六年級畢業,我們就要走進新的學校了,所以在此之前一定要為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多做一點事。作為校園“紅領巾崗志愿者”服務,不僅可以為老師分憂,為低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予以點滴呵護,更能提高我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歡迎同學們加入校園“紅領巾崗志愿者”服務團,為學校、為老師、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馬跑泉鎮團莊小學 葉欣杰
2020.12.18
【第11篇】
抗擊疫情倡議書
張子豪
廣大社區朋友們:
秋冬季空氣干燥,氣溫變化幅度大,更是傳染病高發季。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是,疫情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近期個別地區發生境外輸入、本地散發病例,新冠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與我們共存,疫情風險隨時隨地存在。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特向廣大社區朋友們發出倡議:
1.合理佩戴口罩。外出時請隨身攜帶一次性醫用口罩。在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一定要佩戴口罩。
2.減少聚集活動。特殊時期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果確實需要進入這些場所,請做好個人防護,并配合做好測溫、亮碼等防控措施。
3.隨時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的水下洗手,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時長不少于20秒;不方便洗手時,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清潔雙手。
4.開窗通風。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
5.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在沒有紙巾、手帕時,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6.注意飲食衛生。在購買、加工冷鏈食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烹飪食品要做到生熟分開;肉類、蛋類要徹底煮熟再食用;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用餐。
7.密切關注官方信息。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一切以官方通報的信息為準。
8.主動配合,落實防控措施。主動配合相關部門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實向調查人員及醫務人員報告個人行蹤和接觸史;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核酸檢測。若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社區朋友們,疫情防控,人人是主人,沒有旁觀者。我們相信,只要從我做起,從手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就可以保障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戰斗,共度時艱,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最后一定會取得抗擊疫情的偉大勝利!
小東關學校六(一)班班委會
2020年12月10日
【第12篇】
不做“低頭族”倡議書
羅予君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最近,我校同學漸漸開始因為玩手機而疏忽了學業,做作業不認真或不思考,走路玩手機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手機仿佛有一種吸引力,只要打開手機,各種各樣的信息就如海洋般席卷而來,讓人難以自拔,產生十分嚴重的依賴性,手機中的一小窗景物,讓人忽視了安全。以至于有些同齡的“低頭族”,即便老師、校領導三番五次地提醒同學不要帶手機到教室,但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視若無睹,還公然在課堂上玩游戲,可謂“分秒必爭”,老師講什么完全當耳旁風,如“關公進曹營——身在曹營心在漢”,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和效率。
有篇報道是這樣的,一名青年在走路時低頭刷手機,結果掉入湖中溺亡,低頭族的危害可想而知。并且,做一個“低頭族”有許多危害,比如,會使交通事故發生增高,也會影響頸椎發育,還會造成近視。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不帶手機入校,回家做作業時自覺關閉手機。
2.走路不玩手機,保證自己的安全,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3.班干部以身作則,積極配合老師工作,不做“低頭族”。
4.不要因為玩手機而“本末倒置”,我們必須以學習為主,以娛樂為輔。
5.同學之間應互相監督,督促對方不做“低頭族”。
6.認識到“低頭族”對學業的不良影響,呼吁身邊人不做“低頭族”。
7.讓家長和老師監督,合理管理玩手機的時間。
同學們,青春需要奮斗,不要虛度光陰,不做“低頭族”,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保護視力,也保護生命安全。
公園路小學六(9)中隊全體同學
2020年12月16日
【第13篇】
捐款愛心倡議書
高桐琪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我們沐浴在陽光的溫暖照耀下,當我們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努工作時,當我們享受生活的幸福時,我們感謝生活給予我們美好的一切。然而,就是在這樣美好的核園里,有一件李的事動著我們的心。
我校六(6)班李逢琦的奶奶在上周來接李逢琦回家時發生了一場慘烈的車禍, 李逢琦奶奶直接被撞飛,李逢琦和爺爺被壓在車底下,李逢琦的好奶腦部遭到重創,身體多處粉碎性骨折,現已送入重癥監護病房住院檢查。我校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感到十分震驚,也表示的悲傷和同情。李經的家庭原本還算富裕,現在卻為了高額醫療費而一貧如洗,爸爸好媽為此背上了沉重思想與經濟包袱。于是,我們全校師生紛獻出了自己的愛心,一天內共計捐款超過萬元。以表示我們的心意。
李逢琦家庭是我們惠民縣大家庭中的一員,一人有難,八方支援。作為惠民致遠實驗學校的一員,我代表我校向全惠民縣人民發出為李逢琦捐款的倡議,內容如下:
一、請大家伸出友愛善良雙手,獻一份愛心,幫助李逢琦同學以及她的家庭,讓她們能度過這個難關。泰山不讓塵土,河海不擇細流。哪作只是一元錢,也會讓他們感受到一份勇敢,堅強與希望!
二、發動四海八方的人士,在各個圈子中宣傳,請各位先生女士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三、在我縣電視臺,報紙上發起宣傳,呼吁社會愛心志愿者捐款獻愛心。
四、請學校出面,通過社會力量來籌集資金。
備注:
1.捐款自愿,金額不限!捐款地址:惠民致遠實驗學校教務處和政教處。聯系人:張主任,李主任,韓主任。
2.在我們對捐款統計后,會公開公正地如實交給李逢琦的家人。生命沒有來世,愛心永存感激!我們謹代表李逢琦同學以及其家人向捐款救助他們家的所有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祝大家好人一生平安!讓我們祈禱,讓我們祝愿李逢琦一家能早日渡過難關。
愛心號召人:惠民致遠實驗學校全校學生
2020年12月12 日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