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天剛蒙蒙亮,我急匆匆地穿上衣服,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閱天下的大巴,在家長殷殷叮囑下,我們向芒碭山進發了!
我們在大巴上開心地唱著歌,歷經大約2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了芒碭山山腳下。你知道嗎?芒碭山位于豫、皖、蘇、魯四省交界處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有“仙女峰”之稱,芒碭山是豫東集山水、人文、民俗為一體的漢文化旅游勝地,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芒碭山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芒碭山和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名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猶如一幅歷史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又處處鑲嵌著美麗動人的精彩故事……
我們首先來到了情景劇場,形象生動的劉邦斬蛇起義的傳說短片,讓我們一下子記住了那段歷史。為了紀念劉邦,人們立起一個紀念碑,富有神奇色彩的漢高祖斬蛇起義紀念碑,夜間光照下,石碑會顯現出劉邦當年高大威武的幻影,如同戎馬征戰的劉邦再現,堪稱天下奇觀。CCTV《走進科學》欄目《古碑魔影》曾做過相關報道,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我們白天造訪,當然,無緣得見金甲帝王形象。日記100字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我們來到期待已久的漢興源。
漢興源,就是讓孩子們感受大漢文化,體驗大漢文明的魅力。成童禮是我國一種傳統禮儀,代表著孩子告別童年,帶著父母給予的恩慈步入到華夏少年的序列。白衣藍袖,風度翩翩,穿上漢服的男孩們立馬作揖寒暄,化身成為彬彬有禮的小紳士;白衣紅裙,衣袂飄飄,剛才還嘰嘰喳喳的女生,馬上搖身一變成為端莊文雅的小淑女。文化師還講解演示漢代歷史、禮儀文化、漢服等并做了“習禮、知愛、感恩、勵志”演講。當時,我就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父母體會到我的感恩,我一定要立志成才,走進少年,奮發向上!
午飯后,我們來到了漢梁王陵,“漢梁王陵”四個大字赫然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們一路小跑,登上365層階梯。臺階兩旁郁郁蔥蔥的松樹像是在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帶有翅膀的石獸也為這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登上了山頂俯視下方,心里充滿了自豪感。
接著,我們看到了塞墓石,還沒看到地下宮殿的規模,光這些塞墓石就已經讓人驚嘆啦!一共1000多塊,設計雕鑿的恰好大小合適,嚴絲合縫,不得不佩服2000多年前古人的精湛工藝和充滿智慧的設計啊!成功登頂后;迎面是一座仿漢建筑----梁孝王祠,緊接著一陣潮濕的 涼 風襲來,讓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但好奇之心驅使我繼續向前探索。看著這么浩大的宮殿和精湛的工藝;我不禁對古人的勤勞與智慧肅然起敬。
墓地里出土的金縷玉衣、修建的相思道、巧妙的一線天、科學的排水系統,不僅顯現出西漢皇室的奢華富貴,更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還有樂器儲藏室,里面的“客廳”就是以前古代人吃飯的地方,走進去,我看到了古代的兵器。青銅器、玉器,鎏車馬器等大批文物,堪稱稀世珍寶,我們還觀看了妙趣橫生的攤舞表演呢!
離開“漢梁王陵”,我們穿過廣場來到了地質公園。芒碭山地質獨特,散布在景區內的各種地質景觀人文遺產,構成了記錄這里億萬年滄桑演變的活字典。芒碭山地質公園,各種各樣的石頭讓我們目不暇接。
游覽結束了,我感慨萬千!我們被五彩繽紛的漢文化所吸引,我們的先人是多么聰明、勤勞、富有創造力,我們會將這種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第2篇】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芒碭山正是因為和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名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而聞名于世,它猶如一幅歷史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今天我有幸來到芒碭山,一睹它美麗動人的容顏。
“中原競逐鹿,一蛇阻中原。揮劍白帝終,蛇母秋郊哭。”它形象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讓我們記住了這個歷史故事。
參觀完漢興源之情景劇場,我們進行了期待已久的漢式成童禮。
我們手忙腳亂地換上了漢服,白衣紅裙,衣袂飄飄,穿上后仿佛有了仙氣一般,剛剛還嘰嘰喳喳討論的女生們,穿上漢服后立馬搖身變成了端莊的小淑女。漢興源傳統文化導師教給我們“成童禮”,并朗讀了《孝經》的經典章節。做了“習禮、知愛、感恩、勵志”的演講。很多同學不禁潸然淚下,告別童年,立志成才。莊嚴的成童禮讓我們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做完了成童禮,我們穿過廣場來到了地下宮殿群。
拾級而上,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木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登上王后陵一共有365階臺階,聽導游小姐的介紹,原來這代表著一年,登上山頂俯視下山,我不禁有一股自豪感。
我們進入了王后陵,王后陵有“天下第一陵”的美稱,進入王后陵主墓,相思道,巧妙的一線天,科學的排水系統等,看著這么浩大的地下宮殿和精湛的工藝,我不禁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肅然起敬。 離開王后陵,我們來到了梁孝王陵,一進墓室,一股潮濕的風迎面而來,導游小姐說這是墓室的返潮情況。
我們去芒碭山地質公園觀看了5D電影。芒碭山地質獨特,所以這里成為記錄億萬年滄桑文化的活字典,這里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石頭令我們目不暇接。
我們向最后一站——體能館出發,來到體能館,我們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離開美麗的芒碭山,那些豐富多彩的漢文化依然在我眼前浮現,古人那金戈鐵馬的廝殺聲時時在我的耳朵邊響起……
【第3篇】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在這個特殊的早上,我唱著歡快的歌,邁開輕盈的腳步,坐上了開往芒碭山的大巴。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目的地出發,公路兩旁的桃花開得正旺,有的桃花盛開了,露出了粉紅色的笑臉;柳樹搖曳著婀娜的身姿隨風搖擺。一路上,歡笑伴著熱情,春風伴著陽光,汽笛伴著歌聲,我們來到了芒碭山景區。
芒碭山位于河南永城,它是國家5A級景區,它不僅景色秀麗,而且文化內涵厚重,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前來參觀游玩。
“哇!”在同學們的驚呼聲中,“漢梁王陵”四個大字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高聳的臺階直通天際,讓人嘆為觀止,這時,老師說話了:“同學們,你們數一數這里一共有多少個臺階。”咦?老師讓我們數臺階干嗎?我們帶著滿腦子的問號拾級而上,階梯兩旁的松樹像一個個莊嚴的衛兵守衛著王陵。一個個長著翅膀的石像,給這里增添了幾分神秘感。”100、150、250、300……同學們累的氣喘吁吁,還不忘數著臺階。這時老師又說:“這里一共有365個臺階,象征著一年的365天;一共有12個平臺,象征著一年的12個月。
成功登頂后,往下看去,人頭就像一只只小螞蟻,而身后是座仿漢建筑的梁孝王祠,沿著幽深的墓道,懷著對古人的景仰之情,我們走進了王后陵。一陣潮濕的 涼 風襲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頓時,我身上起滿了雞皮疙瘩,但好奇心還是驅使著我向前探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金縷玉衣、雕刻精美的石制坐便器、貯藏食物的冰窖、一線天奇妙的景觀、地下通道“相思道”……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冰窖,因為古代科技這么不發達,都可以發明用冰貯藏食物。看著精湛的工藝,浩大的宮殿,我瞬間對古人的智慧肅然起敬。
接著我們帶著對歷史的追憶觀看了歷史短片-----劉邦斬蛇。隨后,我們又參觀了劉邦斬蛇碑。又去了東漢帝王殿,聽了講解員的講解,我知道了這里是漢朝的興起之地。我站在歷史的轉折點,心情無比激動。
我們又參加了莊嚴的成童之禮,穿上漢服的夫子教給我們漢朝的禮儀:“雙收相迭,雙手附心”的動作,再高揖與額齊。此時,我感覺我們穿越到了2000多年前,正在接受漢文化的熏陶。
當夫子講到孝道之時,我不禁想到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一點一滴,而我有時還跟媽媽發脾氣,眼淚便不由自主地布滿了眼眶。再扭頭看一旁的同學,也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告別童年,感恩之心,走進少年,發憤圖強!”在同學們的洪亮的宣誓聲中,成童禮就結束了,我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孝順父母。
飽餐之后,我們來到了最后一處景點-----地質公園。一樓有很多巖石標本、礦物標本、化石標本……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巖石標本大元寶,好想抱回家。看完之后,我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我們觀看了5D電影-----《災難啟示》,讓我明白了人類在災難面前是這么渺小,我們要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和身邊的人。
花紅柳綠芒碭山,踏青賞景漢興地。芒碭山一日游結束了,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歸程。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