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聽到這段樣板戲,大家眼前一定會浮現出一個鮮明的人物——阿慶嫂,更會想到蘆葦叢生的沙家浜。幸運的是,學校這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觀沙家浜的機會。
懷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我們乘車來到了沙家浜——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到景區,“蘆蕩火種,魚水情深”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四周還佇立著許多高大挺拔的青松翠柏。進入大門,一組以“郭建光”、“阿慶嫂”等人物為主的大型雕塑屹立在廣場中央,它們淋漓盡致地重現了當年新四軍戰士英勇智斗的生動場面,想起無數革命烈士蕩氣回腸的一段段往事,我們又仿佛回到了當年的“春來茶館”,看到了阿慶嫂正和刁德一斗智斗勇的情景……
順著人流,我們又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氣勢雄偉。四周陳列著新四軍戰士穿過的草鞋、戴過的皮帶、吃過的野菜標本,還有他們曾經用過的武器——手槍、步槍、機關槍,甚至還有打游擊時的彈弓。看到這些,頓時,一股對新四軍戰士的敬意涌上心頭,我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
沙家浜之所以能聞名遐邇,不僅因為這里曾經有過一段光榮的歷史,還因為這里的風景確實優美。
沙家浜的蘆葦蕩,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放眼望去,一簇簇,一片片,一層層,如綠色的浪潮,似不透的屏障,連綿數百平方公里,場面蔚為壯觀。秋風乍起,道路兩旁的蘆葦叢“沙…沙…”作響,秀長的葦葉輕歌曼舞,隨風搖曳,仿佛在唱響一曲紅色的贊歌,又似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此時的我仿佛已是一名游擊隊員,正劃著小船,帶著傷病員躲進了密密層層的蘆葦深處……100字日記 www.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后不思量……”我沉醉在秀麗明媚的湖光水色之中,風起蘆葦蕩,革命的火種在這里閃亮,這片蘆葦蕩將把“軍民魚水情”永久地演繹傳承。
本文語音版: